第58章 余粮征集(2 / 2)

皇太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之前的判断是基于闯军实力比明军略强的估计,但是经过岳讬和王瑾对交手,皇太极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有误,残明的军队恐怕已经无力抵挡李自成,罗汝才在这样的局面下很可能采取更激进的策略。

虽然王瑾想的是速战速决,可皇太极根本不给他这样的机会,闯军多次小规模的袭击,都被清军打退。

王瑾预计的缺粮局面目前还没有到来,田见秀、李自敬调配帅府管辖下的商人们,不断将粮米运到前线。如果仅仅是供应军队,其实扛得住,可王瑾掐指一算,明年春荒应该依旧灾情严重,到时候河南老百姓成批饿死,再闹出农民起义来,那可就丢人现眼到姥姥家了。因此,闯曹联军手上必须掌握大批粮食。

此外还有郭应聘、李茂春、牛成虎、高汝利四营的人马,这些人其实至少可以裁掉一半,但他们现在还是独立的反王,不可能裁军。既然罗汝才不许他们劫掠,那么也就只能供应他们粮食,而罗汝才的粮食还不是要从闯军手里买。

按照王瑾的估算,以目前粮食的转运速度,恐怕坚持不到明年夏粮登场,何况南方也不能无休止地运粮北上,湖广的粮食被大量征购,已经严重影响了粮食价格。闯军现在还有钱,没有直接剥农民,这种影响对于社会安定的冲击不算特别剧烈,可总不能一直这样。

而在明统区,已经搞出了“余粮征集”制度,强行收缴百姓家中存粮,小规模的反抗频频爆发。罗汝才和王瑾都是搞农民起义的专家,可他们此时却不敢派人去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管开封、归德的老百姓发动多大规模的起义,五千清军都足以将他们杀戮殆尽,闯曹联军的主力难以短时间内击破清军,起不到配合他们的作用。

这样一来,曹营的统治区就要接纳大量从明统区逃来的难民。罗汝才的态度很明确:“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虽然台词好像串台了,但也没人反对他,毕竟曹营守土不流的时间尚短,还没真的转型成封建军阀,要是在这个时候就把农民抛弃了,是要乱自己的根基的。而皇太极却很从容,真要是开封没粮了,他退回河北就是了。

皇太极不想打,罗汝才和王瑾没法打,如果他们绕过圃田泽去进攻开封,也不是不行,明清联军如果迎战,正好决战。怕就怕他们不决战,放闯曹联军过去,这样一来,闯曹联军无法就地筹粮,屁股后面就会拖一条长长的陆路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郑州到开封之间地形平坦,固然有利于进军,却也方便清军从任何方向迂回进攻。清军手上掌握大量船只,随时可以退回河北,闯曹联军却不能放弃郑州,因此也只能在这里陪皇太极耗下去。

皇太极打算耗到豪格攻下山海关,而闯曹联军绝不能等那么久,趁着豪格还被孙传庭牵制,越早和皇太极决战越好。无论是闯曹联军还是明清联军,他们的财力都是有限的,士兵也不可能无限续航,等到明年春天,无论仗打成什么样子,都得后撤休整了。

不过闯曹联军的将领们都清楚,转机马上就要到了,那是一个他们都无比熟悉的,都曾经利用过的机会。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