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长歌落日圆 > 二百三十四、发火

二百三十四、发火(2 / 2)

为了它,为了他不受伤害,她必须放手一搏。

萧绰站起来,在穹庐里踱步,不能再犹豫了,必须马上出击,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出击。萧绰心里已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而在河对岸,那个临时行宫里,宋国君臣也在为打败契丹军争论不休。

他们争论的要点有两个,一、是主动出击还是严防死守,二、皇上是坐镇澶州南城还是过河亲临北城?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多数人觉得契丹军势力强大,又善于骑射,我军不宜主动出击,只有李继隆主张打出去,因为澶州北城狭窄,人马猬集,难以施展,敌人一发砲石就可能打死几个人。所以,他主张打出去。

高琼说:“太师说的也是,不过,打出去,怎么打出去?打到哪儿去?我们被契丹军包围得紧紧的,怎么能打出去?”

李继隆无言以对。

赵恒担心李继隆打出去后澶州无人防守,也就连忙说:“太尉说得对,这时候不能打出去。”

李继隆说:“不打出去也行,只是我们要组织反击,不能总被人家打,找到时机,打一场反攻,夺一些地盘才是。”

石保吉说:“我赞成太师的意见,上次,因为我的大意,丢失了羊观、盐堆、凫雁三地,臣愿率兵把它夺回来。”

寇准说:“能夺回来当然更好了,将军有几成把握?”

石保吉看了看李继隆,说:“六七成把握还是有的。”

寇准说:“那就请将军把它夺回来。”

李继隆说:“老夫愿意和石将军一起夺回三个阵地。”

赵恒说:“好,朕要看着你们打胜仗。”

寇准随声附和道:“皇上说的很对,皇上如果去了北城,将士们一定士气高涨,收复三地不在话下。”

赵恒愣住了,看了看寇准,有看了看李继隆。

李继隆说:“臣看皇上已经到了澶州,不宜再去北城,毕竟刀剑无眼,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冯拯连忙附和道:“太师,说的是,皇上万金之躯怎么能去那种地方?”

高琼说:“恐怕是冯大人不敢去吧?”

冯拯怒道:“谁不敢去?”

高琼说:“你呀,冯大人,这可不是作诗,这是要用血肉之躯搏命的。”

冯拯说:“高大人,你不要小看人,不要因为自己上了几回战场,就觉得了不起。”

高琼瞅了冯拯一眼,说:“老夫没觉得了不起,但是上战场,那是要拼命的,不是念几句歪诗,就能打退敌人的。”

石保吉笑道:“高大人,你不会作诗,就不要说作诗的坏话,我见那些驱鬼的道士,赶鬼的时候都会念一些诗,冯大人,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石保吉的一席话,说得所有人都笑起来,冯拯却满脸通红,瞪着眼睛,怒视着石保吉。

原来冯拯为官之前曾在道观里,当了一段时间的道士。

只听冯拯说:“不管怎么说,你们要想让皇上去北城,我就要反对,我不能眼看着你们把皇上往火坑里推。”

寇准大声说:“皇上来澶州,就是来激励士气的,要去看看他的忠臣良将是如何抵御强敌的,若是只顾自己安危,畏惧不前,谁还为国家拼命?作为大宋的忠臣,要为国家负责。即便是皇上也要为江山社稷负责。”

冯拯不能再说什么。

赵恒也低着头,不敢看寇准那双大眼睛。

王继英说:“寇大人不要如此性急,且看太师他们打一仗再说,若是能够收复羊观、盐堆、凫雁三地,再请皇上过河劳军,你以为如何?”

赵恒抬头看了王继英一眼,满眼感激。

李继隆说:“王大人说的是,过河也不在这一时,等老夫打完这一仗,再请皇上过河。”

寇准叹道:“也好,我今天就跟太师一起去北城看看将士们。”

赵恒立即说:“也好,就有劳寇卿家了,有你代替朕,带上酒肉好好犒劳将士们。”

商定之后,寇准准备渡河前往北城,高琼送到岸边,上了渡船。寇准说:“太尉这些时鞍马劳顿,多多休息,就不要过河了。”

高琼看了看左右,说:“我送大人过河。”

寇准知道他有话说,便命人开船。船划到河中央。高琼说:“寇大人,我看皇上是不敢去北城了,怎么办?”

寇准皱了皱眉头说:“是啊,我也没有好办法,皇上如果不去北城,将士们泄气,势态危也。”

高琼说:“我倒有一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寇准忙问:“太尉有何良策?”

高琼说:“我手下还有一些精壮之士可用。”

寇准惊骇地看着高琼,说:“高大人,你想干什么?”

高琼说:“寇大人放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高琼虽是粗人,也懂得国法的厉害。”

寇准放下心来,说:“高大人想干什么?”

高琼便在寇准耳边小声地说了一番,最后说:“大人觉得怎么样?”

寇准说:“很好,但是你要找一个人帮忙,不然,办不成功。”

高琼问:“谁可以帮忙?”

寇准说:“侍卫官王应昌。”

高琼忙说:“对呀,我怎么把他忘了,回去后我就去找他。”

高琼把寇准送到北岸,就返身回来,径直去找王应昌,拉他出来喝酒。

当时,王继英也在行宫里,陪赵恒说话。

高琼见了赵恒说明来意,说王应昌是他老乡,这里燕人不多,难得在一起喝酒,望皇上准许。

赵恒听了笑道:“太尉,今天怎么这么讲究,你要带王应昌走,朕什么时候拦过?去吧,王应昌,只是少喝点,不要喝醉了。”

王应昌答应了,跟着高琼去了。

赵恒看着二人离开,说:“高太尉这回是立了大功了,拿下了傅潜,震慑了那些骄横的将领们。”

王继英说:“最主要的是树立了朝廷的威信,从此,那些三军将领再不敢不听朝廷的号令了。”

赵恒说:“是啊,这次契丹人能深入境内几百里,都是那些将领不听命令,不出兵阻击有关,朕必须严加惩办。傅潜现在在哪里?”

王继英说:“已经押到御史府去了,御史府连夜审讯了傅潜,傅潜已经招供抗命事实,这是傅潜的招供罪状。”

赵恒看了罪状,说:“真是胆大包天。”

王继英说:“皇上准备如何处置傅潜?”

赵恒看了王继英一眼,说:“一你之见呢?”

王继英说:“依律当斩,臣这里还有百官的联名上奏,要求处斩傅潜。”

赵恒站起来,来回踱步,说:“傅潜之罪,罪当万死,但是我朝开国以来,还没有处斩过这么大的官员,所谓‘刑不上大夫’,朕看就留他一条性命,削去一切官职,没收全家所有财产,全家流放房州,永远不准离开。”

王继英说:“皇上真是仁慈的君主。”

赵恒说:“王继忠那边有没有消息?”

王继英说:“还没有,臣想他们可能在等皇上的消息。”

赵恒说:“等朕的消息?”

王继英说:“不错,皇上驾临澶州,契丹人一定知道了,他们在看皇上下一步怎么走?”

“怎么走?你告诉朕,朕该怎么走?”赵恒说。

王继英说:“请皇上幸北城。”

赵恒瞥了王继英一眼,说:“幸北城,又是幸北城,你们除了逼朕去北城外,还有没有其他注意?朕就是到北城去了,又能怎么样?朕能撒豆成兵吗?”

王继英说:“皇上,现在情况危急,您应该和将士们站在一起。”

赵恒不说什么,朝王继英挥了挥手,说:“你下去吧。”

王继英退出行宫,只见天色已晚,暮色渐浓,不由裹紧衣服,凝望着北方。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