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顺第一谋士 > 第293章 粮饷的问题

第293章 粮饷的问题(1 / 2)

 因为有这三种目的,所以钟鼓司的太监们和教坊的艺人们有时将一些与现实政治有关的主题或题材编成短剧。

这一天,艺人们先演了两出比较高雅的剧本,然后演出了一出“双骗案”,这是崇祯皇帝百看不厌的剧目。最后压轴的是新编的一个剧目,凭空杜撰了湖广官军大捷,擒住了范青和高夫人,农民军全部消灭,他们两名重要匪首被献俘阙下,被皇上列数罪名之后,推出午门斩首。

这个戏是精心编排的,希望能博得崇祯的高兴。崇祯看过之后果然大为高兴,立即命令赏赐十两银子。尽管就一个皇帝来说,这样的赏赐实在太少,可崇祯向来吝啬,十两银子在他看来已经不是小数目了。于是全体艺人不论心中怎样腹诽,全体跪下叩谢皇恩,齐呼万岁。

崇祯正在高兴,想要再点一出别的剧目,忽然看到又有一个值房的太监站在王德化后面,心中一动,问道:“又有什么重要文书送来么?”

王德化不敢隐瞒,双手捧着两封文书双手呈上,道:“皇爷这是辽东和湖广,捷报之后,又送来的两封文书。”

崇祯接过来,略微一看,脸色登时变得难看起来,这两封书信是洪承畴和左良玉亲笔写的,是两封催饷的信,都说大战在即,粮饷不足,如果不能足饷,恐怕不能鼓舞士气,这大战很难取胜。

粮饷问题是困扰崇祯很久的难题了,他一见这两封文书,登时沉下脸,无心看戏了,起身向殿外走去。周后吃惊的随后站起来,同田妃和袁妃一起跟了上去。

戏也停演了,大家面面相觑。玉照宫瞬间变得一片死寂。过了片刻,从宫外传来崇祯阴郁的声音“立即起驾回宫。”

在回宫的路上,崇祯眉头紧皱,他在认真思考文书上要饷的话。洪承畴的信上写的比较婉转,但很恳切。左良玉则比较直接,说如果不补足粮饷,恐怕三军不能用命,剿灭闯营全无把握,只能暂时留在湖广边境筹饷,字里行间居然透漏出威胁的意味。

“混账!”轿辇中的崇祯对左良玉的跋扈痛恨的咬牙切齿,暗暗道:“朕在棋盘上大胜妃子,但却不能支派湖广官军,唉,这些官兵要是如棋子一般听从自己指挥该有多好!”

这天夜晚,已经二更过后了,崇祯依然没有睡意,在乾清宫中的院子里走来走去。两名宫女打着两盏灯笼,默默的站在丹墀两边,其他伺候的太监和宫女远远的站立在黑影当中,连大气也不敢出。三月初,夜晚的风还是有些寒凉的,一阵冷风吹过,宫殿檐角的铁马发出来叮咚的响声,但崇祯似乎没有听见。

崇祯的心思全在使他担忧的糟糕局势上,他不时的叹口气。彷徨许久,他低着头,脚步沉重的走回乾清宫东暖阁,重新在御案前颓然坐下。

目前,江北、湖广、四川、陕西、山东、河北……半个中国,无处不是灾荒惨重,无处不有叛乱,大股几万人,其次几千人,而几百人的小股到处皆是。每日各处灾荒和叛乱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来,里面充斥这“赤地千里”,“易子而食”之类的文字。不过最近稍有变化的是,本来灾荒最严重的河南反倒没了求援的奏折,这是河南都被范青占领的缘故,这让崇祯十分奇怪,范青是怎么解决河南饥荒的?同时也对自己大明朝的地方官员产生了深刻的不信任感觉。

更糟的是,长江以南,湖广、江西、福建等地本来都是鱼米之乡,是向北方输送粮食的重要地区,也发生了灾荒和骚乱,甚至最富裕的苏州、嘉兴一代,也遇到了旱灾、蝗灾,粮价腾踊,不断有百姓千百成群,公然抢粮闹事。

自他治理江山以来,情况越来越糟,如今几乎看不见一块安静土地。左良玉虽然最近有确山之捷,但毕竟不曾杀死或捉到张献忠,现在进剿河南闯贼全靠左良玉。而左良玉奏书中说,军中欠饷十分严重,军心不稳。虽然军事上有了转机,但如果军饷筹措不来,可能使剿贼大事毁于一旦,良机再也不会来了。

他想,目前只有尽力筹措军饷,才能严厉督责诸军克日进剿,使清军后退,解开锦州之围。同时也能遏制范青的壮大。可是饷从哪来呢?杨嗣昌时代连续加征了辽饷、练饷,已经引起来全国骚动,在朝中持续有人反对,如今是一点加派也不能了。

他在心中自问:“国库如洗,怎么好呢?”

目前国事如焚,洪承畴入关以来,求饷的奏折几天便是一封,说满洲人正在养精蓄锐,大股援军倾国而来。倘无足饷,不但不能制敌于长城之外,势必处处受制,不要说解锦州之围,只怕援军官兵也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今天他来的奏折中再次说,自从尊旨出关,移驻辽东以来,无时不鼓舞将士,以死报国,惟以军饷短缺,战守皆难。他说他情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但求皇帝饬令户部火速筹措军饷,运送关外,不要使三军将士“枵腹对敌”,士气消磨。这封密奏的措辞不像左良玉那般直截了当,充满威胁意味,而是以情动人,慷慨深沉,使崇祯既感动,又难过。他将御案上的文书一推,不由得长吁短叹起来,喃喃自语道:“饷啊!饷啊!没有饷的日子如何支撑?”

这一夜他睡得很不安稳,做了许多噩梦。第二天早晨,退朝之后,他为筹饷的事情,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立不安。想来想去,他有了一个比较能收效的办法,就是让皇亲国戚给国家捐助点钱。他想,皇亲们家家“受国厚恩”,与国家“休戚与共”。目前国家十分困难,别人不肯出钱,他们应该拿出钱来,做个倡导,也可以使天下臣民知道他做君父的并无私心。可是叫哪一家皇亲做个榜样呢?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