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孤身入蜀(2 / 2)

“想不到我这个弟弟居然连最亲近的人都怀疑,真让人心寒。夫君,我就跟着你去cd,看他能把我怎么样。我不相信他会如此无情无义。”

孟知祥想起了宫殿上伶人模样的李存勖,皱紧眉头:“夫人还是别触怒陛下了。如今他已经性情大变,再也不是那个叱咤风云勇猛睿智的晋王了。如今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现在谁的话他也听不进去,所思所想更让人猜摸不透了。”说完他想起了曾经的李存勖是那么骁勇善战,知人善任,而今一切都今非昔比了。

“主要是他身边小人环绕,这样下去,国家会乱下去的。”

听到这句话,孟知祥怕琼华无端惹出祸来,劝道:“琼华,你千万不要自找麻烦。或许你留在太原也有好处。毕竟川蜀气候复杂,不知能否适应。再说陛下说,等局势安稳了就让我回来。你也不必跟我奔波劳累了。如果陛下让我长期镇守两川,那时我再接你去cd。”他停顿了一下又道,“所以在我离开后,你不要有所怨言,授人以柄,以免被动。”

“这样也罢。”琼华公主心寒不已,他想不到作为公主的她都要仰人鼻息,他的那个弟弟当了皇帝后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了吧。她想了想道,“夫君,要不你把保元带上吧,他已经七岁了。陛下说很快让你回来,万一局势不稳,回来岂不是三年五载乃至更长时间……你孤零零一人,把儿子带在身边也是慰藉。”

孟知祥望着琼华公主内心一阵感动,想了想觉得蜀国路途遥远,且他担心郭崇韬之事,带个孩子恐怕会减缓行军。他搂住了琼华公主,“琼华,孩子还是留在太原吧,他是你抚养长大的,蜀国战乱,我带着他你在太原也会日夜不安。待蜀国之事安稳之后,我一定会来接你们的。”

“夫君真的会回来吗?”琼华公主语气中多有不舍又有几分怀疑。

“会的,无论万水千山我都会回来,这只是暂时的别离,我们不会分开太久的,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孟知祥搂着琼华公主语气坚定地回应道。

“那你带上廷圭和奉虔吧。他们从小就侍奉您,有他们在身边我也放心。”琼华公主稍敢心安。

孟知祥点头应允。

“夫君,我就在这儿等着你,你可一定要回来啊。”

“你也要多多保重,照顾好自己和这个家。”

孟知祥推开窗户,望着那皎白的月光,月光如练,他心里明白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看家乡的月亮,他要将它记在心里。

孟知祥第二天就前往洛阳,接受印绶后火速前往cd。为了让李存勖安心,他只携高彦寿、李廷圭、李奉虔、安思谦等部将前往cd。焦彦宾可没有那么火急火燎,奏请李存勖让孟知祥先行一步,他则慢悠悠地赏赏沿途的风景,这对孟知祥来说省去不少麻烦,反而加快了孟知祥的行军步伐。他们昼夜驰骋,经长安过咸阳,经过三天两夜,日落之时来到了醴泉。

夕阳西下,黄昏如釉。

“下一站我们就进入凤州了,也算是到了川蜀的地界了。今晚我们就在这歇息一下。明天一早即刻出发。”孟知祥看着绚烂般的晚霞开口道。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这几天的连续赶路,人困马乏不免有些疲惫。

“将军,既然皇上让您继任cd府尹,也不必这么着急赶着赴任吧,早一天晚一天又何妨?何必这么匆匆赶路?”安思谦说出了众人的心思。

忽然天空中阴云密布,孟知祥抬头望天,“变幻莫测,如今蜀国刚刚平定,就怕天有不测风云,早一点到cd,我们就能够把握主动。”不知怎的,孟知祥总有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但也不好对众人详细述说。

澧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和唐肃宗李亨建陵所在地。孟知祥在驿站安顿好之后,便只身来到这里瞻仰昭陵。黄昏中的昭陵更显冷清肃穆。孟知祥想起了三百年的大唐国运已经烟消云散,虽说李存勖光复了大唐,但李存勖先祖是沙陀族,被唐王朝赐国姓李。况且众多割据政权不予承认,但毕竟现在的政权属于李存勖最强大,假以时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重新恢复唐王朝的天下也是指日可待。

但这个大唐真的能让天下人心悦诚服吗?真的能复兴昔日大唐的辉煌,大唐的荣耀吗?

孟知祥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君臣和则天下平,唐太宗时期的君臣际会,他、郭崇韬和李存勖在争夺天下时曾有过,可如今却上下相蒙,君臣离心,虽安必危。

孟知祥不知觉又徘徊到了建陵,在一处陪葬的陵墓前久久沉思,“马上就要到蜀国了,此一去还能踏足中原吗?”

“谁!”孟知祥突然听得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握紧了剑柄。

寒风凛冽,黑影浮动,突然间刀光一闪,身后一黑衣人持剑从身后袭击孟知祥,孟知祥待剑锋袭来,转过身来拔剑出鞘,剑锋相撞之时,一群人瞬间从墓地起身,将孟知祥团团围住。

“你们是什么人?”孟知祥并未胆怯大声呵问。

“要你命的人,既然大人如此敬仰郭子仪,不妨就去九泉之下与他作伴吧。”说完一群人便蜂拥而上。

孟知祥左支右绌,高接抵挡,两名黑衣人前后夹击,孟知祥原地不动,待两人近在咫尺之际,纵身一跃,两人互相捅住了对方,孟知祥又趁机连杀两人,为首的黑衣人一直岿然不动,在孟知祥将剑刺向最后一名黑衣人的时候,他瞅准时机纵身一跃,呲的一声,孟知祥的左臂顿时鲜血入流。

黑衣人又重新组织起来再次围住了孟知祥。孟知祥心知凶多吉少,只能拖延时间。

“哼,我孟知祥也算是身经百战,如今死在你们的手里,也算是我的宿命,但你们总该让我的明明白白吧。”孟知祥开口道。

“孟大人,我们也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仅此而已。”为首的黑衣人冷冷的应道。

“我孟知祥戎马一生,想不到居然死在你等宵小之辈手里,真是死不瞑目。”

“孟大人也不必如此叹息,死在我们玄鸟卫的手里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玄鸟卫?”孟知祥脸色一凛,“玄鸟卫当初是宣宗皇帝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和诛杀宦官而秘密组建的队伍,专门暗杀反对朝廷的节度使,抑制藩镇势力过分膨胀,让各地节度使风声鹤唳。”孟知祥脸色变得有些轻视,“玄鸟卫公忠体国,让人肃然起敬,想不到现在居然沦为杀人的工具,真是可悲。”

“大唐已经亡了,我们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但总得要生存,只能干起老本行了。”

“大唐只不过亡了二十年而已,曾经的安居乐业,而今的兵荒马乱,辉煌的大唐哪个人不怀念。”

“大人就不要在这聊发感慨了,属于大唐的荣耀已经结束了,永别了!”

“我会复兴大唐。”就在黑衣人将刀劈下去的时候,孟知祥大声嚷了起来,“这里是唐朝皇陵所在,我在此起誓,终其一生,为光复大唐而战。”

黑衣人眼眉耸动了一下,目光炯炯地望着孟知祥,剑光深寒。

“你若食言呢?”

“天诛地灭,我孟氏一族不得好死。”孟知祥铿然说道,声音在皇陵间阵阵回荡,清脆响亮。

黑衣人收起了剑,“杀了你,不过就是死了个节度使而已,留下你,大唐复兴就留下了一丝希望,我们玄鸟卫只能行暗昧之事,虽然帮助宣宗皇帝诛杀了宦官,结束了党争,但终究还是无力回天,乱象衰败已无可挽回,若想重新光复大唐,只能经历一番血与火的洗礼,方能浴火重生。”

一声口哨几名黑衣人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无影无踪,孟知祥额头上汗水涔涔,而后背却阵阵发凉。望着死去的黑衣人,又盯着大唐皇帝的陵寝,久久无语。

“大人,属下罪该万死,让大人身临险境,请大人惩罚!”高彦寿和李奉虔等人赶到时,见此情景惶恐不已,拜跪在地。

“都起来吧。”孟知祥捂着伤口拿起剑,踉跄地走了过来,“出了点意外,朗朗乾坤,有什么可怕的。”

“将军,这便是中书令郭子仪的坟墓吧,他可是复兴大唐的功臣啊!”走到不远处,高彦寿看了一眼郭子仪墓说道。

“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击退吐蕃、回纥叛乱,赫赫战功。唐王朝若没有他,也不知道能否度过那段艰难岁月。勋高今古,名震夷狄,他是大唐复兴的第一功臣。”

“所以朝廷才特准许他的灵柩配飨代宗庙廷,追封太师,赐谥号忠武。”高彦寿转而说道,“功成而身退,功高而不震主,郭公真乃奇人。”

孟知祥听后不禁感慨:“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得,郭公却一一做到了,堪称人杰。”

“将军,其实我们都知道陛下现在都猜忌您,公主还是他的姐姐,他居然这般对您,真让我们心寒。”

“住口,以下犯上,该当何罪。”孟知祥呵斥道,“你们都跟随我二三十年了,要知道祸从口出,以后要慎言慎行。”孟知祥严厉的语气中多了几分叮嘱。

“早点回去歇息,明日一早便上路。”

“将军,你的伤势?”

“并无大碍,此番去蜀注定不会那么顺利,所以要加倍而行。”

“将军是担心cd有变所以才急匆匆地行军?”高彦寿小心翼翼地问道。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洛阳朝廷乌烟瘴气,若是cd不安稳的话,朝廷……”孟知祥眉头紧锁,并没有说下去。

和高彦寿不同,李奉虔则默默无语,帮孟知祥包扎伤口,一路上小心警卫着,生怕再生意外。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