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巨龙之困
梁小薇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带她到深圳博物馆。
小薇印象最深的是博物馆的一头大象模型,而爷爷却朝着一条古龙跟她讲个不停。
随着年岁的增长,她方知道那是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区墓中发现的一对蚌壳龙模型,是中国最早的龙的形象。这只龙的形象非常简单,无角、长身、曲尾、有鳞。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礼记·礼运篇》中就称“‘龙、麟、凤、龟’,谓之四灵。”《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帝舜氏世有蓄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山海经》中,经常出现龙神人面、鸟身龙首、马身龙首等怪物,单独出现的龙通常是作为神人的坐骑,如“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周易》六十四卦,以乾为首,而乾卦全篇爻辞都在讲“龙”,以龙的生息变化寄喻人生和宇宙哲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六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体现着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
梁小薇自五岁起居家就读,跟外祖父识字。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小薇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民族故事。祖父经常给他讲述“亡宋、亡明国难之事”,诵读的古诗名篇。这种带有爱国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课外教育,对她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历代杰出人物忧国忧民的风范、舍生忘死的品格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随着在学校学习带来的见识增长,梁小薇开始认识到她所处的这个民族正陷入危机之中,中华古国面对的生存形势从来没有这么严峻过。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她上得特别认真,古文教师也采用着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和适应时代要求、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
家庭的潜移默化,让她走上从政之路。几年的社会实践,让她更加明白,核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非常险恶的局势。
在武汉城市群调查的时候,她晚睡时,习惯使用附近的人的搜索功能,发现附近有活跃的会员,从距离和某特征看他(她)肯定不是调查组内的。这个废墟里居然还有人在上网。
她悄悄从帐篷里出来。
借着月光,沿着陌生的荒废的旧居民楼的小道走过去。
不知道走了几个街口,突然一只老鼠从前面的路窜过去,让她停下了脚步。回头四望着荒凉的地方。
她拿起手机,向那个人要约。那个人不回应,下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