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虽然我不知道怎么刚,但我赞同刚到底</p>
陈霄一人坐在大殿中央,笔走龙蛇,他能感受到好几道强横的气势从将门那边传来,将自己笼罩住……</p>
陈霄心底暗笑,看来将门集团也不只会嚣张跋扈,可能这就是人家的策略,不过想来也是,能为当今天子打下整个填写的将门集团,怎么也不可能是一群只知道自大的草包,人家在战略战术上的运用,只怕比自己左边那帮只会之乎者也的文官强多了……</p>
就算明知道那边的弱鸡文官没有能力传音入密帮自己作弊,但也要做到万无一失,用强横的气机将自己与外界彻底隔绝……</p>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p>
能被这帮将门如此重视,小爷我……咳咳,本官还真是荣幸呢,陈霄有些开心的想,他已经预见到带回自己写完六国论后,将会收割到何等海量的仇恨值了,要知道,将门集团光是站在这朝堂上的炼神期高手,恐怕都不下二十个……</p>
根据实力实力越高,单体给出的仇恨值越高的设定,陈霄觉得自己要发,而且是大发特发,当初接收文官集团的邀请果然是明智之举……</p>
要是自己现在站在将门这一边,拉文官的仇恨值,能拉来个毛线啊,从这帮体无缚鸡之力的家伙身上能薅锄多少羊毛来,估计都没有自己在靖北道当一方豪强,欺压中下层武林人士赚得多……</p>
陈霄笔走龙蛇,很快写完了《六国论》全篇,然后离开座位,双手将宣纸捧过头顶,高声道:“起奏陛下,臣做完了。”</p>
看到陈霄这么快就写完了,文武百官的表现各不相同,文官集团是长出一口气,李善长和胡惟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种名为如释重负的情绪……</p>
</p>
人家怎么也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只是没有正经进过学,写不出八股文章而已,又不是真的没有才华,左相胡惟庸想道。</p>
老了老了,太谨慎了,刚才表现得有点急躁,早知道这小子有两把刷子,老夫何必急急忙忙的跳出来,还要受魏国公一番冷嘲热讽,右相李善长也想道。</p>
而看到陈霄发挥如此稳定,最开心的莫过于礼部尚书丁以远了,他可是今科会试的大主考,今日将门集团明着弹劾陈霄,实际上剑指他丁某人的狗头,此刻见陈霄一副胸有成竹,气定神闲的样子,他就知道自己的脑袋算是保住了。</p>
而将门集团则目瞪狗呆,一副满是不信的样子,郑国公常瑁瞥了魏国公一眼:老徐,情况不对啊?</p>
魏国公低眉垂目:别慌,让子弹飞一会。</p>
见陈霄将卷子高高举起,殿中的小宦官下意识的就打算去接过来呈给陛下过目……</p>
却不料皇帝威严的声音此时忽然响起:“李通,既然是你弹劾陈霄科举无比,没有真才实学,这篇策论,就由你来品鉴吧!”</p>
李通也蒙了,这小子真能写出来?假的吧?骗人的吧?</p>
他默默的接过卷子,刚看完开头《六国论》三个字,正准备继续往下看呢,就听到皇帝威严中透着一丝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念出来让满朝文武都听听,你个夯货还想当大主考不成?”</p>
皇帝难得幽默一下,文武百官都很配合的笑出声来,只有李通额头冒汗,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他是陛下的侍卫统领,与这位天子的接触最多,自然能从皇帝的声音中听出对自己的不满,当下不敢再作妖,老老实实的朗声将陈霄的文章念出来。</p>
……</p>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p>
……</p>
开篇点题,通过六国破灭的教训,借古讽今,皇帝的眼前一亮,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来这陈霄还没染上文官集团的暮气……</p>
陈霄猜对了,皇帝是不喜欢恃功而骄的将门集团,觉得他们威胁到了皇权的统治,但他作为一位锐意进取的开国君主,他同样不能接受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哪怕只有一个河北道也不行。</p>
所以皇帝即想借用文官集团平衡将门,又倚重将门为他守卫国土,只靠这帮文官,能挡得住金帐汗国的铁蹄南下么?</p>
所以在外敌当前的节骨眼上,皇帝不会支持文官削弱将门,那是在削弱大明的战斗力。而文官集团显然没有看明白这一点,还在和将门斗,或者说他们看得明白,但屁股坐歪了。</p>
泰宁伯李通依然在诵念着陈霄的文章……</p>
……</p>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p>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p>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p>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p>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p>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p>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