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穿梭1368 > 第十七章 不存在

第十七章 不存在(2 / 2)

这些天来最忙碌的,要数海军直属的运输船队以及被临时征召进入运输序列的大批民间船只,除了四艘主力护卫舰在双方签订条约一周后提前回港以外,其他包括海军编制内的四百料座战船一艘不落地加入了运输战利品的队伍中。

三轨纵帆船、四百料座战船、百料沙船、到最后连浦江上停靠着的七艘客滚轮中的其中四艘都被派到了南京城外下关码头进行运输贵重战利品的工作。

回到周浦庄园的陆远等人没有着急着整理那些战利品,而是在第一时间下达了三道皇帝令。

根据《大明远东睦邻友好条约》中的约定,除了应天、扬州、淮安、徐州、镇江诸府外,还有福建全境内的九府也一同划归或者说割让给了远东帝国。

这第一条命令,自然就与福建省的人事任命有关。

陆远翻开了小册子,斟酌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让原松江知府刘鉴赶赴福建走马上任,担任福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他的老搭档,原松江府同知汪爱生担任副职从旁辅佐。不过与陈宁和吕应宿不同,陈吕二人被授予的是一省总督,相当于手握军权的督军,特别是吕应宿,他在理论上可以越过参谋本部,直接指挥驻扎江苏的陆军一师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军事行动。

陈宁也有军权,但他的权限只限于当地有限的类似于民兵组织的巡检司官兵,而且这批明军降兵现在还在训练整备之中。其中的原因倒不是因为陆远对其不够信任,而是由地理原因所制。

刘鉴同样也是如此,刘鉴和汪爱生两人都是文官,也从未统领过兵马,秉承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让他这样的文官去指挥类似张炳那样的军头,那是不现实的。

福建西邻江西,南接广东,又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而江西以及广东暂时还是大明的地盘,又是新入帝国版图,如浙江那样不派兵驻守那是不行的,不仅不驻军不行,甚至兵力少了也不行。

陆军一师驻扎江苏已定,那眼下能够调出去驻守福建的部队就只有林定江的海军陆战一师以及宋达的陆军二师可供选择。

兵力紧缺捉襟见肘的弊端再一次显露无疑。

暂且不提南京战役俘虏的那些明军士兵,之前嘉兴战场上被俘的明军精锐现都还在淞沪重新编练,而陈宁手里的那些还在整备的明军降兵那都是被张元年当初在浙江挑剩下来的了,对于这些数量又不算多,质量还不高的明军,是不能抱有多少期待的。要不是实在兵力不济,照着远东帝国的征兵标准,这批士兵中最起码还得被淘汰掉五成左右。

浙江暂时没有正规军驻扎,但并不代表着不需要在当地拥有驻军。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目前杭州城外以最高军事标准建设的远东帝国浙江军事基地仍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之中,未来这个军事基地将担负起与虹口军事基地一样的重责,除了驻扎军队还得负责新兵的役前训练,而且还配备了军队医院以及配套的疗养康复机构,周边军事、商业、学校、民居住宅、铁路枢纽、轻重工业配套一应俱全,除了军工厂,几乎等于将半个宝山军事工业园区在杭州城外给整体复制了一遍。显而易见,如此高标准的大型基础建设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工的。

经过众人的商议,最终选择让林定江的海军陆战一师驻防福建。

施成给出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

海军陆战一师是赵一杰的心血,是由赵一杰和杨树五两人一手训练出来的,而且是一贯的高标准严要求,四位主要将领中无论是师长林定江和他的胞弟林平河,还是翁德与秦士尔,都是可堪大用的人才。而且海军陆战一师中绝大部分兵员本就是由曾经沿海的渔民组成,与陆军二师相比,更适合驻防在沿海高危地区。

更为主要的是,未来在泉州府,具体来说就是金厦,将会建设继外高桥、舟山之后的第三个海军基地,区域基本确定为金门岛。这也算是为了在日后占领台湾,南下两广甚至中南半岛提前做的准备。

并且在厦门本岛,将会设立海关,厦门海关也是继淞沪海关总署、浙江宁波港之后的第三处接受帝国直辖的一等海关。

由此种种原因,福建驻军自然非海军陆战一师莫属。师长林定江也成为了福建一地的最高军事长官,在名义上他是刘鉴的下属,要接受其制约。但大家都明白,没有陆远等人的命令,谁也无法调动这支部队。

穿梭1368--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